香港教育局推東江水供港60載學與教資源

東江水自1965年起輸往香港,為香港社會提供充足和穩定的供水,讓港人安居樂業。為加深同學對東江水供港的歷史認識,目前在中小學課程中,包括常識科/小學人文科、英國語文教育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等,已涵蓋相關課題。今年適逢東江水供港60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局方特別推出「飲水思源」東江水供港60周年學與教資源,讓同學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和現況、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責任,以及國家透過龐大供水工程給予香港的強大支持,從中體會飲水思源的意義,厚植家國情懷,日後為國家作出貢獻。

教育局特別推出「飲水思源」東江水供港60周年學與教資源。(蔡若蓮FB圖片)

在常識科/小學人文科,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提供的學與教資源共有三大主題:「認識香港水資源」、「我是東江一滴水」及「龔隆壽守護東江水源頭45年」。「認識香港水資源」的部分提供影片,全面介紹本港水資源的進程,在160多年前,居民只能依靠山澗、溪水作為水源,其後開發水井,但隨着人口增加,水井不敷應用又易受污染,於是當時政府開始修建本港首個薄扶林水塘,至1863年落成,其後進行擴建工程,至1877年完成。時至今日,香港已建有17個水塘。

在「我是東江一滴水」影片的部分,動漫主角「東江水王子安東」介紹中央為助香港解決水荒,決定緊急修建東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東江水終順利到港,惠及所有巿民,影片並呼籲大家要珍惜水資源。「龔隆壽守護東江水源頭45年」則記錄了東江水源頭、江西安遠三百山大批護林員長期刻苦工作的經歷,當中龔隆壽更是年紀最大的一位,說明港人今日能放心飲用的東江水,是很多人付出努力的成果。教育局又提供了簡報(PPT)及工作紙,方便師生在課堂上使用。

針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方面,教育局提供了「內地考察學與教資源:飲水思源」影片,詳述了長83公里的東深供水工程的詳情,介紹東江水的源頭等資料。此外,教育局亦預備了英文資源,方便小學及中學的英文科作相應教學。

來源:香港文匯報

編輯:JK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