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衞局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認證計劃」雙軌推動醫療數字化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10月14日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支援計劃)和「醫健通+連通認證計劃」(認證計劃),協助市民建立整全的個人電子健康紀錄。
一、支援計劃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10月14日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支援計劃),鼓勵私營醫護提供者採用已連通至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從而能夠將市民的醫療紀錄存入他們的個人醫健通戶口。
醫衞局發言人說:「由2025年10月14日起至2026年3月31日,符合資格的私營醫護提供者可申請最多為期12個月每月500元資助(以每位合資格註冊醫生計),使用已獲認證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
二、認證計劃
認證計劃,嘉許已達到技術要求,具備能力將市民的醫療紀錄存放至醫健通的私營醫護提供者。相關認證亦可方便市民在選擇醫療服務時,確保有關醫護提供者有能力把他們的電子醫療紀錄存放至其個人醫健通戶口。認證計劃首階段涵蓋西醫醫護提供者、醫務化驗中心及放射診斷中心。
醫健通的可互通資料範圍涵蓋11個類別的電子健康紀錄。認證計劃會按照醫護提供者可存放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的不同程度,推出金、銀、銅章三級認證。
銅章代表可存放最少一種電子健康紀錄;銀章代表可存放五類重要電子健康紀錄(即敏感及藥物不良反應、住院、到診及預約資料、藥物、防疫接種紀錄,以及化驗及放射報告);金章則代表可存放多於上述五類重要電子健康紀錄。認證計劃亦特別為可存放化驗及放射報告至醫健通的醫務化驗中心和放射診斷中心推出專屬標誌,方便市民選擇相關服務。
醫衞局發言人說:「市民除了可透過張貼在各醫護服務地點的認證標誌,辨識及選擇可存放醫療紀錄至醫健通的醫護提供者外,亦可透過醫健通網頁及流動應用程式的『搜尋醫生』功能,了解個別醫護提供者的認證及可存入醫健通的資料範圍。」
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醫健通
編輯:Eve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