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社向特區政府遞交建議書,為灣區發展建言獻策
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下稱灣區社),一直為有志到內地灣區城市就學、就業、生活的港人提供支援服務,並開展大灣區生活需求意見調查,推動香港市民融入灣區發展。
2025年10月16日下午,香港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及香港工聯會副會長、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一行,在立法會與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副專員馮雅慧、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社會保障) 馬秀貞等一行會面,就灣區融合議題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議。灣區社更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遞交《大灣區民生政策建議書》,詳細地就安老醫療、金融稅務、證件、教育等事項提出建議。
曾志文表示,灣區社持續關注灣區議題,並積極聯繫不同持分者,共同推動灣區融合。通過分析前線服務數據及調查研究結果,灣區社發現跨境安老需求龐大,現時不少長者以來電及來訪方式向灣區社諮詢相關計劃。根據數據顯示,「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等使用人數持續上升,可見長者到內地安老的需求正不斷增加,希望政府優化相關政策,並加強宣傳工作,以便長者掌握相關信息。此外,灣區社亦關心青年在灣區的發展,灣區社代表在會上提出了香港青年在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創業遇到的問題。
黃國則提出,政府應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深化粵港澳互利合作、互利共贏」的指導思想,積極回應關於灣區融合的若干問題,如醫療安老方面:優化福利金居港規定、優化「廣東計劃」擴展至領取傷殘津貼人士、優化醫療券的使用等;金融稅務方面:擴展「供養父母免稅額」至大灣區內地城市;推動灣區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深度落實《南沙方案》等。
胡健民副局長回應時表示,會認真考慮建議,並與對應的政策局交流商討,在推進政策方面「大膽探索」,推動大灣區城市的「互惠互利」;同時亦表示重視灣區青年,希望與工聯會一起推動灣區融合。
灣區社自2023年投入服務,是香港税務局認可的慈善團體,為有志到內地灣區城市就學、就業、生活的港人提供支援服務。灣區社會繼續做好港人灣區代言人的角色,持續聆聽港人聲音,與港人一起「連繫灣區‧創造無限」。
編輯:Eve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