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低空經濟迎新機遇 廣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試

近日,《廣東省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下稱《措施》)發布,提出充分發揮廣東應用場景豐富、產業配套齊全、市場機制完備等優勢,打造全國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一、《措施》內容
《措施》提出,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步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規則,並研究大灣區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業內人士指,新政打破了大灣區空域標準不一樣的航線「壁壘」,未來香港地區的無人機進入大灣區其他城市將更加順暢。
《措施》共16條,當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三年,適用於所有在粵從事低空經濟相關業務的企業及機構。文件提出,將充分發揮廣東應用場景豐富、產業配套齊全、市場機制完備等優勢,打造全國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數據顯示,廣東低空經濟已邁入千億規模,相關企業超1.5萬家,佔全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的30%以上,居全國第一。

二、廣州、深圳、珠海三城先行
新政對廣州、深圳、珠海三城的關注度最高,目前廣東低空經濟產業園亦主要集中布局於三地。其中,深圳作為「無人機之都」,已建成10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及2個特色園區,集聚相關企業約1900家;廣州着力打造研發製造與全周期服務體系,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園已引入億航智能、小鵬匯天等50餘家上下游企業;珠海憑藉蓮洲機場通航基礎,正以斗門為核心規劃約1000畝低空經濟產業園。
低空經濟從「飛起來」到「用起來」,應用場景是關鍵。《措施》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步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規則和大灣區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

來源:大公文匯、大灣區之聲


編輯:Evely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