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社組織逾70港青探索古都,河南「豫」此精彩!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歷史課本、文學作品描述的場景走進現實,香港青年來到中原大地,親身觸摸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印記,會有甚麼感悟?2025年7月16日至20日,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舉辦《灣青同行 古都文化交流團》,逾70位香港青年從香港國際機場出發前往河南省,展開一系列中華歷史文化的探索之旅。
一、古城記憶——文化傳承與創新
河南省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説法在夏朝時便已在登封市建都,有史料證明商朝在河南省内多地建都,其中位於今日河南安陽的殷墟,更出土了中國最早期的文字文獻。
在河南,到處都是歷史沉澱的成果。洛邑古城始建於西周,在東周時成為都城,如今是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香港青年來到洛邑古城,親身了解到河南的歷史變遷,更有青年在古城內租賃漢服,化身為古城中的一員,拍照留念。
此外,香港青年亦來到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國家AAAAA級景區,是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瑞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設計建造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公園。香港青年就如同走進《清明上河圖》中,與工作人員互動交流,又觀看豐富的劇場表演,沉浸地了解中國宋代的文化與風情。
歷史建築、中華文化,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資產,香港青年從參觀及考察中,既能通過體驗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國歷史,亦可以了解到當地政府如何運用歷史及文化遺產,活化成可持續發展的旅遊觀光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二、佛寺鐘聲——佛教在中國的變遷
佛教於東漢時期傳入中國,兩千年來曾經成為國教,亦曾經歷滅佛等歷史事件。多年來佛教已經「在地化」,融入了大量中國文化,同時亦反過來在中華文化中留下許多佛教的影子。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座官辦寺院,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香港青年來到白馬寺,深入了解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與演變,並通過了解佛教窺探五千年的中華文化脈絡;香港青年還來到龍門石窟,在這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的石窟前,細緻入微地觀察10萬餘尊在北魏至北宋400多年間雕刻的佛像,體會中國傳統石刻藝術的魅力,了解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此外,香港青年亦來到嵩山少林寺,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他們在少林寺觀看精彩的武術表演,更有香港青年上台與少林武僧互動,揭開少林寺「禪武合一」的神秘面紗,有香港青年驚嘆,真實的少林寺比武俠小說裏描寫的更有內涵!
三、拜訪河南科技大學,了解當地青年生活
河南科技大學是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河南省「雙一流」創建高校。河南科技大學師生除了帶領香港青年參觀校園,更組織青年參觀校內生命科學館,讓香港青年更直觀地了解學校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並學習該領域的知識。香港青年更與領隊的老師和學生交流,交換各自的成長經歷。
中華民族在河南,這片廣袤而歷史悠久的中原大地上,守護著珍貴的中華傳統文化,亦不斷從傳統中尋求創新。香港青年在這五日四夜的行程裏,都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增強作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文化自信!
「灣青同行 古都文化交流團」由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主辦,由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之「民青局內地交流資助計劃」撥款資助。更多精彩活動,歡迎致電27012808向灣區社查詢。
編輯:Eve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