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修例簡化病歷上傳醫健通
政府擬修例簡化病歷上傳醫健通

港府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醫健通+」5年計劃,冀將醫健通轉型為集醫療數據互通、服務提供及流程管理的綜合電子平台。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許澤森指,港人習慣在公私營醫療機構「兩邊走」,期望通過改良醫健通,令巿民可掌握及管理自身的醫療記錄;亦冀同步收集數據,了解各種醫療改革能否確保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適切的巿民及服務上。
「立法不等同要使用」冀增誘因
不過,現有近600萬港人已登記為醫健通用戶,僅3成人授權私營醫療機構上傳病歷。醫務衞生局團隊接受訪問時指出,授權少與機制設計相關,擬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修例,日後巿民只要同意加入醫健通,即等同自動授權上傳;目前已登記用戶,在立例後可經法律解決,視作同意授權上載。未來擬簡化為「加入即同意上傳」,但保留病人「授權醫生查看」權利。若病人日後「轉醫生」,也可撤回授權。未來亦擬通過二維碼,讓病人掃碼完成相關認證及授權。
開發便利牙醫的記錄介面
未加入醫健通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主要涉及護士、中醫、牙醫及輔助醫療業人員,許澤森表示,「如護士非單獨服務提供者,視乎所在機構有否加入;牙醫因醫療記錄方式不同,如需記下每顆牙齒的狀態,難用現有模版;物理治療師等因以實體信方式接受轉介,也無誘因加入醫健通。」但目前有8成西醫已加入醫健通,亦正開發便利牙醫的記錄介面,且隨中醫醫院在明年年底啟用,加上電子病歷及轉介逐步普及,對促進服務提供者加入感樂觀。
先導計劃改良系統
而為簡化程序,醫衞局已推出先導計劃,與私營醫療集團合作進行系統改良,以實現與醫健通的「無縫上傳」,冀明年有初步模式面世。許澤森指,未來醫健通定位為「入門版面」,目的是要暢順連接不同的醫療服務平台,如公院的HA Go、私家診所的APP等,也支援通過「醫健通+」在有關平台進行預約診症。
(來源:星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