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政報告兩提南沙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醫療健康合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9月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中兩次明確提及南沙,提出將在醫療健康領域深化合作。南沙作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一直積極推進粵港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現已集聚近1.1萬名港澳居民及3000多家港澳企業,並逐步成為港人融入內地的首選之地。

一、跨境醫療服務擴展 救護車雙向轉運納南沙

《施政報告》提出,將聯同粵澳政府有序擴展救護車跨境轉運病人安排,包括雙向轉運服務,並納入珠海及南沙兩地指定醫院。此舉將大幅提升跨境醫療救援效率,為危急重症患者爭取寶貴救治時間,推動大灣區醫療急救服務一體化。此外,港投公司將與廣東省政府加強合作,帶領香港生命健康科技初創等高技術企業,強化跨境產業鏈建設,並以南沙作為首階段重點基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與國際競爭力提升。

二、南沙醫療資源豐富 跨境服務基礎穩固

南沙已引入多家優質醫院,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院區及廣州市婦女兒童中心南沙院區,並設有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港式全科門診部及港式全科診室,提供港澳特色诊疗服務。其中兩家醫院獲批為「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已成功引入11種進口藥品及7個醫療器械。目前已有8名港籍醫師在南沙執業,跨境醫療轉運體系亦持續完善,包括第三方轉運服務及跨境直通救護車試點計劃。

三、跨境養老與醫療保障銜接 長者服務覆蓋廣泛

隨着港人北上養老需求增加,南沙積極探索港澳居民養老與醫療保障銜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已開展「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覆蓋14個指定科室門診服務;南沙區養老院亦成為首個納入香港「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公辦養老院,內設港澳養老服務專區,為香港居民提供便利康養環境。

四、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發展 政策支持助力企業紮根

南沙瞄準活力康養產業,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跨境康養服務和康養文旅三大賽道,現已集聚超400家生物醫藥企業,重點發展眼科、抗腫瘤及腦科學等領域,並匯聚40多家細胞與基因治療企業。相關治療項目已投入應用,惠及十多名患者,實現科研成果高效轉化。政策方面,南沙先行啟動區對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養老服務、生命健康等領域均被納入鼓勵類產業目錄。「放寬市場准入15條」等政策快速落地,南沙成為全國僅有的三個開放探索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應用的區域之一。

南沙與香港的合作正邁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從民生服務到產業協同,從規則銜接至資源互通,為大灣區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醫療健康與產業合作,共同提升大灣區在全球生命健康領域的影響力。

來源: 大公文匯、廣州南沙發布

編輯:Evelyn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