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灣區養老新趨勢 「香港長者跨境養老意願與需求」調查發佈

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 (灣區社)、工聯會康齡服務社 (康齡社) 於7月13日聯合舉行「香港長者跨境養老意願與需求」調查發佈會。調查於 2023 年 6 月 19 日至 7 月 3 日期間以定量問卷的形式進行,成功有效回收 2,004 名市民的問卷,包括1,680份網絡問卷和324份實體問卷。期望通過這次問卷調查,以了解到港人長者對跨境養老的意願以及對現時或未來規劃跨境養老過程中的實際性需求。

港人長者願意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長期居住

灣區社總幹事曾志文表示,超過8成受訪者 (1,761人) 願意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長期居住或安老,當中以61至75歲的的樂齡人士接受程度最高,佔1,119人 (63%),其中近4成人 (711人) 現時於香港居住在自置私人樓宇及自置居屋。可見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受訪者會願意選擇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或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受訪者有更多的選擇,作為未來合適養老安排或現時養老的安排。

對政府擴大購買院舍計劃意見正面

曾志文更指出,大部分受訪者 (96%) 均贊成香港政府擴大購買院舍計劃,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資助港人長者入住。而最受歡迎的大灣區養老城市依優先次序分別為中山 (23%)、深圳 (20%) 和廣州 (18%)。我們認為,中山有良好的居住養老環境以及慢節奏、低物價指數、高幸福度的生活條件,而深圳臨近香港交通較為便捷,方便親屬探望以及港人長者往來香港,廣州亦有類似的城市條件如便捷的交通、宜居的空間、優秀的醫療水平等。故此,未來特區政府擴大購買院舍計劃亦應集中在上述城市。

贊成香港醫療及社會福利可攜

工聯會康齡服務社主席潘佩璆醫生表示,超過九成被訪者分別贊成將福利可攜的社福安排 (95%) 以及醫療支援安排 (97%) 擴展至更多內地城市,當中「十分贊成」比例更是超過七成。我們認為將現時廣東計劃、福建計劃擴展到內地更多城市,以及擴大醫療券在內地更多城市的三甲醫院使用,已成為民心所向,尤其是在港人較常聚居或者未來選擇聚居的城市實施已成必要之舉。調查更發現,受訪者絕大部分 (92%) 均是沒有行動不便或需要長期護理安排,適合「居家安老」新模式,而這種模式也可以增加長者行動的自由度,促進身心健康和快樂指數。

內地院舍醫療服務支援需求廣泛

港人在內地養老期間,願意接受醫療服務支援範圍,分別為專科門診 (66%)、長期病患覆診 (65%) 以及體檢、醫學化驗項目 (55%)。在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面對強大壓力的情況下,跨境養老香港長者,尤其是需要專科門診治療和長期病患者覆診的人,在支援充足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當地就醫,以減少回港帶來的奔波和有利分輕本港的醫療系統壓力。將體檢、醫學化驗項目在當地醫療機構進行,亦可以更小的成本診斷出疾病並及早治療,以減輕患者痛苦和整體醫療開支。

入住內地安老院的好處多

工聯會榮譽會長、大灣區社會服務社主席黃國健表示,受訪者認為入住內地「安老院舍」最大好處,依次是院舍空間較大及環境較本港舒適 (86%)、綠化多和空氣好及適合養老 (77%)、價格便宜 (70%)。而前往內地入住內地安老院舍最大的憂慮分別是擔心未能支付在內地所需醫療費用 (71%,1,423人)、擔心院舍日常支援不足 (63%,1,279人) 及院舍距離較遠,交通不便利親友探訪 (62%,1,253人)。在現時本港院舍輪候冊人數高企,加上近年本港院舍人手不足、質量下降的情況下,內地安老院舍在環境方面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但必須解決一系列支援問題,尤其是醫療支援方面問題。(問卷調查數據分析擇要見附件)

個案分享:港人長者願入住內地院舍但擔心沒親友探望

現年77歲的港人長者梁先生是中小企老闆,他願意將來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並會考慮入住內地護老院,因為內地院舍地方較大,空氣也比香港好,而且院舍照顧人手充足,相信服務質素也會比較好。不過,他亦擔心子女及孫兒會因為交通問題面未必會時常探望。

黃國健指出,從今次的問卷調查中可見,香港長者對於在內地養老的意願是強烈的,但兩地政府必須給予支援配套,才能令跨境養老得以完善。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合作框架下,跨境養老必然成為新趨勢,制定「灣區養老」新標準令香港長者放心,推動跨境醫療配置支援,使本港更多社會福利可攜性的增加,從而有效滿足香港長者跨境養老帶來的需求問題,制定出有效、長期,且令市民滿意的跨境養老政策。

增加購買內地院舍宿位並建立「灣區養老」新標準

黃國健建議政府研究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尤其是中山、深圳及廣州,擴大「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並資助港人長者入住,所選擇購入的宿位必須符合一定標準,並做好相關配套工作,安排更多內地公營院舍讓港人申請輪候入住。大灣區內各地政府應建立一套歸一、完整、清晰的評選院舍服務標準,讓有意選擇跨境養老的港人,可以更為簡單和容易選擇到適合自己入住的內地安老院舍。而為確保政府以「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購買的內地院舍宿位的營運情況,可參考現時本港院舍巡視制度,政府定期派員前往相關院舍進行巡視,確保服務質量。

擴展醫療券使用範圍及提供「社區保姆支援服務」

現時醫療券的使用範圍僅局限於深圳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建議拓展到內地更多城市的三甲醫院,並減少使用限制,容許在更多醫學治療領域上的使用,包括讓合資格醫療機構提供港人長者用作體檢、化驗等項目,同時推動更多港式醫療機構落戶大灣區,促進灣區醫療融合發展。

另外,政府應支援香港長者購買內地醫保,以保障他們在內地生活就地治療所需的醫療開支,並與內地積極磋商便捷安排,讓香港長者可以更容易及以更低門檻的方式購買醫保。潘醫生更指出,「居家養老」是內地流行的養老新模式,選擇在內地「居家安老」的港人或需要日常生活上的社區支援,包括覆診陪診、日常物資採購、居家探訪、組織長者康樂活動等。故此,政府可進一步研究委派在內地提供社區服務的機構,為香港長者提供社區保姆支援,確保他們可以較快融入社區。

放寬跨境福利可攜及提供支援服務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更表示,政府需要延伸或檢討放寬現時的福利可攜政策 (包括「廣東計劃」、「福建計劃」),令港人長者在本港的社福權利不因受選擇養老地點而影響申請和受惠。再者,港人長者入住內地院舍難免會有不適應的地方,建議政府建立跨境養老院舍支援服務,並提供相關資訊給有意申請透過「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入住內地院舍的港人,包括院舍位置、交通配套、設施等。

檢視跨境福利可攜對申請人要求退還公屋安排

黃國更指出,現時無論是「廣東計劃」、「福建計劃」還是「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均需申請者交回所租住的公屋單位或刪除租約上的戶籍,令申請者感覺沒有退路、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建議政府為申請者設立為期 3-6 個月暫緩退還公屋安排或過渡性安排,並於各區設立短期宿舍,讓香港長者回港處理事務時可以入住。加上現時認識「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的人不多,涉及宣傳不足的問題。未來如擴大購買內地院舍宿位安排,應做好相關宣傳推廣工作,並在實施計劃的前三年做好相關政策的檢討工作。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