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佈「人工智能45條」,促進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應用
6月6日,《廣東省關於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發佈,提出到2025年,全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基礎進一步加強,全國領先的算法體系和算力網絡體系基本形成。
根據《措施》,廣東將圍繞工業、建築業、農業、交通、能源等,賦能實體經濟新動力。比如在工業領域,推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機器換人、數據換腦」推動製造業全流程智能化;在智慧農業方面,加強人工智能算法在產量判斷、氣象預測、市場分析等方面應用,建設數字田園和智慧農(牧、漁)場;在智慧交通方面,開展智能鐵路、公路、航道、港口等示範工程,推動智慧樞紐、郵政、海事,建設大灣區核心路網智慧運營系統。
為加強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措施》提出適度超前部署算力網絡建設,出台實施加快廣東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珠三角和粵東粵西粵北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
同時提出,將加快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鵬城雲腦、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公共平台建設,支持鵬城實驗室「中國算力網」研發建設,強化算力集約供給。到2027年,廣東將基本實現算力資源高效共享、自主協作與統一服務。
(來源:粵港澳大灣區門戶)